德国下调光伏电价 国内无需过分担心
不过,史立臣指出,两票制的实行对华润医药亦有有利的一面,因为两票制仅允许单一级别分销商向医院销售来自制造商的医药产品,药厂向具有配送服务和医药事务管理的专营商开票,专营商协助进行药店终端的维护和商务管理,大型医药流通商将受益于此,而中小型的流通商则或无法生存或被大型医药流通商兼并,成为其扩张的路径之一。
约翰•佩齐亚(John Pecchia)这样的学者甚至在考虑,如果CRISPR技术出现上述意外,将会带来多大的经济损失。对于生物技术公司来说,这说明美国当局认为,这些基因编辑的新技术与转基因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
研究机构的实验室和生物技术公司正利用该技术,紧锣密鼓地研发治疗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sickle-cell anemia)和地中海贫血症(beta-thalassemia)等疾病的新方法。该技术还让科学家可以在很多情况下避免使用颇具争议性的转基因技术(即引入外源性基因)。CRISPR技术一经发表,植物学家就对此趋之若鹜。当杨亦农为宾夕法尼亚州的农业生产者和美国农业部的官员介绍蘑菇研究项目时,他用了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短语——非转基因遗传修饰,来描述他的实验本质。我们的农作物品系通过了安全审核,几乎能够直接从温室拿到农田中种植,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加快了我们的产品研发速度。
虽然不及在其他领域的曝光率,CRISPR所引起的技术革命也对农业界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的基因编辑蘑菇的故事在2013年10月出现了关键转折,一位名叫戴维•卡罗尔(David Carroll)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校友敲开了杨亦农实验室的门。咕咚网是前五中唯一一家运动健身类社交企业,目前,咕咚用户数量已超过6000万,每天的响应数据来自全球87个国家的数千万次运动需求。
咕咚创始人Ted曾表示:2013年国内体育产业规模约为526亿美元,约占GDP的0.56%。这次能在榜单前五中占有一席之地,新氧的独创性商业模式可谓功不可没。而美国在2013年体育产业规模达到了4639亿美元,占GDP的2.8%,中美间还存在巨大差距,咕咚会致力于打造运动版微信,将社交进行到底。在今年C轮融资前,咕咚A、B轮两轮融资总额为约3亿元人民币,发展态势一片良好。
榜单TOP100医疗各领域企业数量从融资阶段来看,今年上半年TOP100中获得A轮融资的企业占绝大多数,共计有51家企业在中国,更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除这类大型机构外,美国还有很多小型基金会,他们往往专注一小类儿童癌症,由患儿家长发起,为了纪念和癌症勇敢斗争后离开的子女而设立。癌症已成儿童主要杀手,研发投入远不足(200+抗癌新药,仅3个是给孩子们的) 2016-07-03 06:00 · wenmingw 癌症,整体来说是一种老年病:随着年龄的增加,癌症发病率逐年增高,近90%的癌症患者在50岁以上。多年的坚持不懈,产生了质的变化。由于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环境污染等因素,中国近期癌症发病率呈现指数式增长,如何防癌抗癌成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
最后,为了保护儿童安全,监管部门比如FDA对儿童用药要求更高,控制更严,开展针对儿童的临床试验需要更多准备,面临更大挑战。比如,一些儿童神母细胞瘤和成人肺癌都有ALK基因突变,因而治疗成人肺癌的ALK靶向药物,目前也开始在神母细胞瘤中测试。但儿童癌症无论从基因突变类型,临床表现特征,还是对药物的响应都和成人有非常大的区别,因此需要单独研究。由于环境污染加剧,生活方式改变,癌症检测水平提升等因素,中国儿童癌症患者数量一直在持续攀升,癌症已经是1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意外伤害。
药物开发环节缺失前面谈到推动科研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开发出新药来治疗儿童癌症。而且这些家长往往非常认真参与项目选择,关注项目的进展,因此这些经费浪费的少,利用率较高。
从情感和道德上来说,小孩得病让人怜悯和同情,而且一个患儿就足以让一个幸福家庭承受毁灭性打击。治愈每一个儿童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现在看起来或许有点不现实,但科学的发展是跳跃性的,抗生素出现之前,没人相信很多感染是能被攻克的。
疫苗出现之前,没人相信传染病是能被攻克的。通过增加经济回报,激励公司开发针对性新药,比如优先审批,延长专利保护,放开定价权等。这是非常可惜的,因为中国儿童癌症患者数量世界第一,而且非常集中,于科研是非常大的优势。由于患者少,任何一个新药征集足够多病人都很困难。不能让孩子孤独战斗总而言之,唤起政府和大众对儿童癌症的认识是当务之急。传统药厂热衷开发针对成人癌症的药物,但对专门针对儿童癌症的药物没有什么兴趣,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比之下,同时期有200多个针对成人癌症的新疗法上市。相信这只是开始,以后我们一定能看到更多专业资助儿童癌症研究的基金出现。
在中国,尽管大家的公益意识在逐年加强,但对于儿童癌症的公益仍大多停留在对个别患者捐款治病上,极少有公益资金用于赞助基础科研或临床转化医学,而这些,对于彻底战胜儿童癌症是不可或缺的。2016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启动了大型临床试验儿童癌症基因分型指导治疗选择 (Pediatric Cancer MATCH Trial),就是为了同时测试多种成人癌症药物在儿童癌症治疗中的效果。
我个人2013年、2014年参加的两次儿童横纹肌肉瘤学术研讨会,就是由患儿家长所成立的基金赞助的。分析儿童癌症基因组,免疫组,代谢组,肠道微生物组等方面信息,寻找癌细胞新的弱点。
要攻克儿童癌症,需要政府、公益组织、医生、研究者、家属等多方从几点同时推动:增加政府和社会公益资金,支持儿童癌症基础、转化、临床研究。支持科研的民间公益基金匮乏在美国,除了政府,很多研究经费来自于民间公益组织。相比而言,仅用于前列腺癌的科研经费,就超过了所有儿童癌症的总和。仅美国圣犹大(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一年就接受捐赠超过8亿5千万美金,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支持科研。
前列腺癌平均患者年龄66岁,而且多数人治疗效果已经很不错, 5年生存率几乎100%,10年生存率98%,15年生存率95%(这时候患者平均年龄已经是81岁)。要想攻克任何疾病,必须首先了解它的发病机理,才能找到其弱点,进行精准打击。
其直接后果就是过去近30年,仅仅有3个针对儿童癌症开发的新药上市,分别是1980年针对儿童白血病的依托泊苷,2004年针对儿童白血病的氯法拉滨,和2015年针对神母细胞瘤的Unituxin。无论科学研究取得多大的进展,没有新药开发这个环节的支持,就无法转化成对病人有效的治疗手段。
但不幸的是,恰恰相反,对于儿童癌症的投入和研究,全世界都非常落后。儿童癌症不是单一疾病,而是非常多样化,一共有12大类,100多个亚型,不能一概而论,研究需要齐头并进,多面开花,因此需要科研经费的长期支持。
Noah Moudy,癌症康复者(儿童急髓性白血病)癌症将是儿童第一杀手癌症,整体来说是一种老年病:随着年龄的增加,癌症发病率逐年增高,近90%的癌症患者在50岁以上。除去单独开发只针对儿童癌症的药物,另一个更快、性价比更高的办法是测试成人癌症使用的某些药物,是否能用于儿童癌症治疗,所谓一药多用,旧药新用。政府科研经费短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这种罕见儿童癌症美国一年只有700例,但近几年进展很快,无论是对发病机理的认识,还是新药开发、临床试验,都走在所有儿童实体瘤的前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去20年一大批家长的推动。
美国医生通常一年见到几例,几十例儿童癌症患者,但中国医生一天或许就见到这么多。越来越多证据证明,癌症根据基因突变分类(比如EGFR突变癌症),比传统按发病部位分类(比如成人肺癌),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由这些经费支持的研究,2014年产出了810篇论文,绝大多数关于儿童癌症。会议上家长的一次发言让我动容:我们花了很多钱也没能救回我的儿子,因为发现大家根本不了解这个疾病。
比如,仅北京天坛医院一家收治的儿童脑瘤患者数量几乎等于美国所有大医院的总和。如何鼓励更多人来利用这些宝贵的样品,让其成为攻克疾病的敲门砖,是政府应该考虑的问题。